凝聚知識

【解密肌肉拉傷】4個原因+4種症狀+迅速康復的秘訣

09.26.2023

如何處理肌肉拉傷呢?本文將探討肌肉拉傷的原因,包括運動過度、不正確的姿勢以及不足的熱身和伸展。以及討論肌肉拉傷的症狀,例如疼痛和動作受限,以及可能出現的痙攣和肌肉無力。此外,也會提供肌肉拉傷的處理建議,包括休息、冰敷和加壓技巧。若想迅速康復,本文也會分享輕柔的結構調整方法,以促進血液循環。最後,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如拉傷需要多久才會好、筋拉傷的處理方法、以及在拉傷後可以進行按摩或運動的建議。

 

 

肌肉拉傷原因

 

運動過度

肌肉拉傷主要的原因來自運動過度,疲勞的累積並且沒有得到適當的休息恢復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日常動作還是運動時的身體使用,都會使拉傷的風險大大提高

試想一條在高頻率下使用的彈力帶,持續地在拉伸,且沒有好好的恢復到原有的長度,那麼這條彈力帶會開始龜裂破損,到最後甚至斷裂。

 

不正確的姿勢

拉傷的原因也常出現在不良的動作上,通常是身體做出了過大的動作角度,導致骨頭關節與軟組織間的拉扯導致肌肉拉傷。要特別注意的是,人體能做出的動作即使不會痛,也不代表是正確的用力方式和動作位置,我們的身體畢竟有著延展性,所以軟組織可拉伸的範圍也很大,而不正確的姿勢往往來自過大的幅度與角度。

 

不足的熱身和伸展

當運動開始進行時,我們全身的組織會產生快速的收縮,這種肌肉收縮與平常活動不同,軟組織會以更快速強勁的方式用力,而對有些身體族群者來說,兩者型態的切換幅度過大,讓平常較少在運作的部位一下子受到幅度過大的動作刺激,就容易產生未進行熱身的拉傷。

 

身體組織結構不平衡

在過度使用時,曾舉了一個彈力帶的例子,而軟組織間不平衡,就像全身原先是一個彈力帶綜合體,有著不同粗細長短的彈力帶,它們在平順的狀態下可以維持身體良好的運作,即使有些地方有著打結、有著些許纏繞,在不嚴重的情況下身體仍然可以使用。

但當這個彈力帶綜合體雜亂到一個程度,它難以發揮原有的彈性,不足以吸收外來的衝擊和突發狀況,身體的傷害也就隨之產生而來。

 

肌肉拉傷症狀

 

疼痛與動作受限

軟組織的拉傷一般會有強烈的疼痛感,這是因為組織受損,在急性期時較為嚴重,中重度的拉傷會使患處有腫脹、瘀血和瘀青,這時候該部位的動作會受到影響,第一是疼痛感會讓大腦有保護機制,自行將施力角度幅度減少以減輕不適感;第二是結構產生劇烈拉扯造成不平衡、造成活動角度的落差,當然腫脹也會讓該部位整體的活動範圍變得更小。

 

痙攣、肌肉無力

拉傷的組織不在完好的狀態,所以在身體使用下難以維持原本的彈性,就會更容易產生緊繃、收縮不完全的痙攣收縮和無力感

 

肌肉拉傷處理

 

休息

在拉傷剛開始最簡單的方式是減少出力使用,以休息為主,但有個前提是需要進行適當的處理。

在沒有明顯外傷的情況下,應該對拉扯的軟組織進行結構性的調整,讓被拉扯的其他組織還原、使患處的結構有良好的休息恢復空間。

 

冰敷

冰敷是能夠有效減輕疼痛的,原理是將受傷處的溫度降低,以減輕發炎反應和腫脹不適。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患處的發炎反應是因為組織正在針對受損的組織進行修復,冰敷使溫度降低會抑制發炎反應且使的修復速度變慢;並且會使的附近血液或組織液流動性變差、組織變得緊繃。

以復原的角度來看,並不建議長時間的冰敷。

 

加壓

加壓固定也是一個減輕不適感的做法,透過讓部位的穩定性增加,減少受傷組織的再度拉扯。

一樣要注意的是,穩定的增加也會讓組織彈性相對減少,建議以不妨礙關節的動作前提下做加壓固定。

 

肌肉拉傷結構調整

輕柔

在進行患處的調整時,要來的更輕柔。

結構調整的手法本就以輕柔、不拉扯組織為前提進行,只是對於受傷的組織的力道與角度必須以更小幅度進行,同時考慮疼痛感,因為疼痛就有可能是拉扯組織的感覺而來。

 

促進血液循環

而經過處理的身體,會增加整體的血液循環、加速恢復。

結構調整不是只針對患處,而是全身整體的結構,所以比起冷熱敷和休息,對身體的循環效果更好。

 

運動拉傷常見問題

 

Q1:拉傷要多久才會好?

依照拉傷的嚴重程度決定復原時間。

輕度一般約2-3週,中度約3-6週

若是重度拉傷則代表斷裂和失去功能,需要依重建後的狀況因人而異。

 

Q2:拉傷怎麼快好?

休息和減少患處的拉扯與擠壓,搭配進行結構手法調整加強整體循環,也能搭配使用有溫熱感的消炎貼片。

 

Q3:筋拉傷怎麼處理?

一樣進行結構手法調整,處理筋肉筋膜與其他結構層次的不平衡,減少使用和多休息。

 

Q4:拉傷能推拿嗎?

不建議,推拿以處理拉傷來說的力道過大,有可能會使發炎情況加劇。

 

Q5:拉傷後可以按摩嗎?

可以,以受傷附近緊繃的其他組織為主要按摩區域,也能使用精油、按摩油以減少按摩時在身體上的阻力。

 

Q6:怎麼判斷肌肉拉傷?

小幅度的角度動作、移動就會有刺激性的痛感;

該部位腫脹瘀血,極輕度拉傷有可能不會不適,但會有卡卡緊緊、被拉住的組織拉扯感。

 

Q7:腰拉傷能運動嗎?

非常不建議。若是結構手法調整處理後,訓練師認為做一些動作有助身體整體的恢復,在陪同下可以進行低強度的恢復訓練。一般在沒有調整及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應以休息為主。

 

Q8:肌肉拉傷不能吃什麼?

低刺激性的食物。應以低油低鈉、不會給身體帶來過多負擔的食物為主,因為身體的修復也需要能量,若是了解自己身體吃什麼會有疲累不適感,也應該一併避免食用。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肌肉拉傷的問題,歡迎來凝聚進行結構評估體驗,我們透過「觸碰」及「動作」去快速評估出身體結構問題,並在諮詢中操作結構徒手調整技術處理全身結構,介紹與執行 「結構訓練」 及 「結構調整」 整合模式。
馬上預約 ?

 

【延伸閱讀】

運動傷害自我評估方法大公開:專家教你4個判斷方法!

【如何預防運動傷害?】熱身方法大揭密,關鍵步驟讓你遠離傷害!

Author

鴻勳Jason

訓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