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知識
運動傷害自我評估方法大公開:專家教你4個判斷方法!
07.02.2023
本篇介紹了運動傷害的判斷、徵兆、慢性與急性傷害,以及自我評估方法。另外,還深入探討了運動傷害的恢復方法、結構整合服務在面對傷害過程的應用、運動傷害前期預防的實用建議,以及在運動傷害發生後的恢復教學指南。希望本篇能提供讀者詳盡的資訊和實用的建議,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處理和康復運動。無論您是運動愛好者、教練還是尋求專業指導的人,這篇文章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運動傷害判斷
運動傷害徵兆
慢性運動傷害和急性運動傷害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運動傷害,它們在發生方式有所不同。
慢性運動傷害是什麼?
慢性運動傷害是在長時間的活動下,因為重複的動作逐漸累積的傷害。它們通常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逐漸出現的過程。以下是慢性運動傷害的特點:
慢性傷害的狀況通常是來自身體結構不穩定所累積而來,長時間過度使用之下累積出對結構和軟組織的過度壓力,如慢性肌腱炎、疲勞性骨折、滑液囊炎、關節炎、慢性疼痛綜合症、常見狀況包含隱約的緊繃感、關節發生卡住或拉扯的感覺、沉重感、刺痛感或灼熱感,這些狀況可能在運動期間或運動後加劇﹐使受傷的部位活動受限,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在特定角度無法動作,也可能影響到日常生活。
常見的例子如高爾夫球肘、網球肘、跑者膝和跳躍者膝都屬於慢性運動傷害的類型。
如果你在進行運動時或結束後出現以上狀況,建議你不要放著不管,應該停止活動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將有助於預防進一步的損傷並促進康復。
急性運動傷害
急性運動傷害是在短時間或單次運動中所發生的傷害,通常源自於外力或運動時突然的物理性變化導致的。急性運動傷害出現時通常伴隨著嚴重的疼痛、腫脹、瘀血或失去功能。通常在傷害發生後立即出現,並且會導致活動受限或無法繼續參與運動。常見的急性運動傷害是由於外部力量或運動時的意外變化情況所導致,常見的急性運動傷害包括骨折、關節脫位、肌肉拉傷或扭傷等。滑雪運動時的意外摔倒有可能導致手腕骨折,或者籃球場上一次突然的扭轉動作可能導致踝關節扭傷。
常見的急性運動傷害徵兆:急性運動傷害似乎不可預測,但以結構整合的觀點來說,全身的張力互相支撐串連,每一個組織的變化都時刻在影響著身體。急性運動傷害有非常高的機率是來自身體本身已經有所歪斜和拉扯,比如說腳踝卡卡的,在跳躍的過程中髖關節和膝蓋受力的方式產生連鎖反應,髖關節和膝蓋日積月累產生相對應的壓力,在這樣的結構不穩定狀態下,一次的外力衝擊可能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後導致膝蓋的韌帶撕裂。但這個來源很有可能來自早期腳踝的張力不平衡,結構整合的觀點就是要在這個不平衡的起點去做調整和訓練,以確保運動的過程能夠順暢傳遞力量而不會因為運動製造出新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們將運動傷害分為急性與慢性,但在凝聚執行結構整合訓練個案的觀察之下,急性運動傷害若沒有及時去處理會很容易成為慢性運動傷害的潛在因子,如果在傷後沒有好好的還原身體結構,以及重新建構用力習慣,急性傷害發生處會成為身體結構的未爆彈,有機會引發一連串的傷害發生,輕則反覆的發生扭傷或拉傷,嚴重的話,甚至會讓身體其他部位長期處於過度負荷與代償的狀態。
運動傷害自我評估方法
要判斷自己是否運動傷害,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 體感不適與疼痛:在運動或活動中感覺到關節和肌肉發生「擠壓、疼痛、刺痛、酸痛、拉扯感、灼熱感」等,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些感覺,正常順暢的動作下身體通常處於均勻用力協調整體的情況,所以不會有這些特別的感受,當這些體感出現時,這非常有可能是運動傷害的警訊。
- 腫脹或腫起:急性傷害發生時,組織會產生腫脹或隆起,通常伴隨脹痛感。
- 活動與用力受限:由於組織發炎或腫脹,受傷的部位可能有運動範圍受到限制的狀況,或無法進行正常的活動或運動,若有韌帶或組織斷裂,甚至會有無法支撐或用力的感覺。
- 局部溫度變化:受傷部位可能會出現局部的溫度變化,例如受傷的區域會變得比周圍組織更熱或更冷。
如果你發現在運動或活動過程中,有上述的一點或者多點,有可能已經有運動傷害發生了,在這個情況下,建議你停止當下的運動,盡快去找尋專業人士處理,千萬不要忽略身體的警訊,上述資訊只是一些常見的徵兆,判斷運動傷害的時候會綜合多個因素,所以如果有任何不確定,請你一定要儘早諮詢專業人士並好好處理。
運動傷害檢查
要進行運動傷害的檢查,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 自我觀察:針對身體覺得不舒服的地方去觀察是否有明顯的腫脹、瘀青、變形或異常感覺,去觀察疼痛的程度和位置。
- 自我覺察:透過觸碰疑似受傷的位置,或輕輕的移動看該部位,測試這個部位的活動範圍受是否受限、無法用力、特別敏感或按壓時發覺疼痛點與腫脹感。
- 程度區分:覺察這個部位在什麼時候會加劇疼痛或不適感,並且去感覺什麼時候會最不舒服,或完全沒有不適感。
- 醫療專業檢查:如果你懷疑自己有嚴重的運動傷害或無法確定傷害程度,建議你要去尋求醫療或專業人士的幫助,利用動作測試或進行影像檢查(如X光、超聲波或MRI)來確定傷害的程度與狀況。
不過仍然要切記,上述這些只是簡單的自我檢查方法,並不能代替醫療的診斷,如果你懷疑自己有運動傷害,尤其是在你的傷害嚴重,或是你無法確定傷害到什麼程度的情況下,最好要去尋求專業人士及醫療人員的幫助。
運動傷害恢復
結構整合服務在運動傷害中的應用
結構整合服務是一項能夠協助運動傷害的綜合性方法,
運動傷害除了一定要經過專業的醫療的處置以外,結構整合服務可以提供額外的支持,並且為日後重回運動賽場,恢復正常活動打基礎,讓身體恢復平衡順暢的狀態。我們會詳細解釋結構整合服務如何在運動傷害的不同階段發揮作用:
運動傷害前期預防
- 結構整體平衡: 結構整合服務強調身體結構的平衡與順暢,包括肌肉、關節、骨骼和深淺層筋膜等,通過結構訓練師的動作評估和調整身體結構的技術,可以讓身體在運動前減少阻礙,降低慢性傷害的風險因子。
- 動作模式訓練: 結構整合服務還包括動作模式訓練,去改善運動者大腦使用身體的方式,建立新的神經連結,在良好的結構下運動,運動的動作技巧得以順暢發揮,可以減少錯誤的發力和容易擠壓關節的姿勢,從而增加身體使用的多元性與容錯能力,減少傷害的風險。
運動傷害發生後
- 醫療診斷與結構調整: 如果運動傷害發生,及時進行醫療診斷非常重要。結構整合服務會參考你的醫療診斷結果,傷害發生後的急性期除了遵循醫師的建議,我們也建議要盡快進行結構調整,因為此時身體有可能因為受傷而被拉扯,在拉扯狀態下修復後結構會變得很不平衡,傷後的結構調整通常是更加輕柔的,我們會避免拉扯受傷部位,整體性的去調整於全身結構至平順,也有助於促進整體恢復。然而對於骨折傷害,我們建議在骨頭完全癒合約三個月之後再進行結構整合訓練。
- 恢復期結構訓練支持: 結構整合服務可以提供在運動傷害恢復期間的支持和輔助。結構訓練師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設計和執行適當的運動,促進受傷部位重新學習動作。比如說腳踝扭傷者不敢用受傷的腳支撐,結構訓練就會針對單側的用力讓身體重新知道,腳踝已經可以承重,來回復到平衡與順暢。
總結來說,結構整合服務是一套綜合性的方法,可以協助身體恢復平衡的結構,從而有利於整體的恢復與傷害風險的預防。然而,需要強調的是,結構整合服務並非萬能的,傷害仍需要得到相應的醫療處置和配合。在運動傷害的處理過程中,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專家的建議和指導。
結構整合服務可以作為輔助的手段,提供支持和促進身體學會重新用力,讓身體更有效率的能恢復動作能力與運動表現。
運動傷害恢復教學
在傷後恢復運動教學中,我們強調全身作為一個整體系統的概念。下面是幾個傷後恢復運動教學的建議,結合了凝聚原創工作坊中「順勢訓練」和「結構訓練」的原則:
- 下肢動態: 著重改善重心位置,練習使重心回到前腳掌位置,保持膝關節和髖關節不鎖死的姿勢。可以站立姿勢練習重心的覺察和輕鬆的擺盪。一旦感覺順暢,可以進行反覆的下蹲動作,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傳遞力量,讓身體保持自然順暢的連續動作。
- 核心能力: 使用死蟲式躺下,注重全呼吸與鼻吸鼻吐。保持脊椎貼地,手腳放大延伸,並保持四肢的連結和好的結構張力。
- 上肢連結: 著重肩關節、肋骨和脊椎的動態配合。找到肩關節輕鬆的範圍,並在輕鬆的角度內連結身體的側彎動作,以保持順暢發力的動作。
這些教學方法目的在於幫助傷後的恢復,提升身體的整體平衡和協調性。然而,建議在進行傷後恢復運動時,始終注意身體的反應和舒適度,避免過度用力或造成新的傷害。如果有傷害持續存在或無法進行正常的運動,請尋求結構訓練師,或專業人員的建議和指導。
凝聚運動顧問針對運動傷害後的整合訓練有豐富的經驗,在傷後恢復已經幫助了許多運動員和一般民眾。我們不僅重視在運動傷害發生前的預防工作,還提供全面的指導和訓練,以減少風險。
我們強調結構整體的平順,透過學習自我放鬆、動態的熱身和結構動作訓練,讓我們的身體達到最佳狀態。我們的目的是的找到身體結構平衡、有彈性和力量傳遞的最佳組合。
「我們相信任何人都不應該忽視傷害,應該積極的處理,以免在身上埋下未爆彈。」
建議你一定要積極尋求專業的協助,並重視恢復過程。凝聚運動顧問提供結構整合服務,通過結構調整、和結構整合訓練來幫助你恢復身體的平衡和順暢,逐漸優化身體的結構與運動能力。我們的方法溫和漸進,會針對傷後的需求為你提供最適合的方案。
你要知道的是傷後恢復是一個長期性的規劃,一次性的處理我們當然會盡我們所能,但至少為期三個月的規劃才能確保身體是穩定的進步,結構整合訓練注重全身結構的整合,目的就是期待你能夠減少運動傷害的風險,並且安全且順暢的重回運動中。
立即預約來凝聚運動顧問體驗結構整合體驗吧!
我們期待與你相見,為你提供卓越的結構整合與調整服務,一起讓身體更順暢自在吧!
👉 馬上預約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