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知識
整脊專業揭秘:如何改善姿勢和消除背部不適,重塑健康脊椎的關鍵步驟!
09.26.2023
您是否曾經感到背部不適或姿勢不正確?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整脊,包括什麼是整脊,它的好處以及整脊調整過程。整脊是一種專業技術,用意在改善姿勢、脊椎對齊和緩解背部疼痛。還會討論整脊調整過程,包括整脊評估的重要性。另外,還將介紹不同的整脊手法和工具,包括手動調整和整脊槍。最後,我們將分享整脊後的保健建議,以確保您的脊椎和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
整脊是什麼?
整脊是一種針對脊椎復位的手法,通過手法調整和校正脊椎的結構,以提升身體的循環和整體健康。整脊的理念基於脊椎是人體神經系統的主要通道,並且影響著整個身體的功能。
整脊師是經過專業培訓,專門學習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專業人士。他們使用手法有脊椎調整、推拿和拉伸,來改善脊椎的對齊和關節運動,以減輕神經系統壓力,促進血液循環,進一步改善身體的發力。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整脊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有助於紓解症狀,但它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並且可能存在風險。因此,在考慮接受整脊之前,建議諮詢醫療專業人士的建議,並確保選擇受過正規培訓和認證的專業整脊師。
整脊的好處
改善姿勢和脊椎對齊
整脊是對脊椎進行推拿和調整,以恢復正確的脊椎對齊。這通常是通過施加輕微的壓力和快速的旋轉、側彎,有時可能會伴隨著輕微的咖ㄎㄚㄎㄚ聲響,這是關節中的空氣被擠出的聲音,一般也會被認定是脊椎復位的反應,脊椎復位後,可以改善身體左右平衡,進一步改善身體歪斜的狀況。
增強神經系統功能
脊椎歪斜與神經系統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脊椎是神經系統的主要通道,而脊髓則是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負責傳遞身體的感覺信息和運動指令。以下是脊椎歪斜如何影響神經系統的一些關鍵方式:
- 神經壓迫: 脊椎歪斜可能會壓迫或壓縮到脊髓或周圍的神經根,這可能導致疼痛、麻木、刺痛和其他神經系統相關的症狀。進一步會影響肌肉的控制、感覺能力以及器官功能,導致各種身體問題。
- 自律神經系統: 脊椎的歪斜也可以影響自主神經系統,這是控制自動身體功能的一個部分,如心率、呼吸和消化。當脊椎不正確對齊時,它可能干擾自律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如有發生失眠、心悸、胃食道逆流,經過專業醫師診斷轉介後,可能從脊椎的方向找尋原因。
緩解疼痛
長期有肩頸不適、偏頭痛、背部不舒服,可以透過整脊的方式,改善身體結構排列,來緩解不適感。
長期久坐、使用3C產品,導致肩頸不適,一般想到的處理方式可能會直接按壓肩頸緊繃的區域,會發現當下覺得減壓輕鬆很多,但過不久緊繃的感覺又會回到原本的狀態,這可能是整體的結構歪斜,身體的左右不平衡,透過整脊手法,可以讓身體回到對的位置上,釋放緊繃有壓力的空間,才有可能解決根本問題。
整脊調整過程
整脊評估
- 身體檢查: 整脊師會進行身體檢查,重點關注脊椎的結構和功能。這包括觀察動態姿勢、脊椎的屈伸、側彎和旋轉、關節的運動範圍、肌肉緊張度等。
- 影像學檢查: 某些特定對象(年長者、孕產婦、過瘦族群),在整脊前建議先與醫師配合,以更詳細地評估脊椎的結構和位置,透過影像的檢查,可以更準確的將特定歪斜的骨骼歸位。
整脊手法和工具
手動調整
透過身體觸碰與動作測試後,整脊師會了解脊椎呈現的型態,一般過程會先鬆解肌肉緊繃,再透過身體擺位,在放鬆的姿勢下,引導學員做出脊椎的拉伸、屈伸、側彎、旋轉,把歪斜的脊椎推回相對的中立位。
整脊槍
整脊槍的使用原理是通過釋放控制的快速衝擊,讓脊椎關節產生微小的位移,從而有助於恢復正確的脊椎對齊。這種衝擊可能伴隨著輕微的聲音,類似於「爆響」的聲響,這是氣體在關節中釋放的結果。
整脊後保健
經過整脊後,身體會回到一個比較正的狀態,但日常的使用,如果不多注意,就會讓身體回到原本的狀態,脊椎會歪斜都是日常累積而來的。
不要翹腳、少用手機、坐太久要起來動一動,這些話大家可能都常聽到,但現今的生活模式,較多的都是坐姿型態,會覺得很難改善日常姿勢。這邊提供一個覺察自己的脊椎狀況,日長久坐感覺到不適前,試著活動一下脊椎,以下提供一個緩解不適的運動。
貓牛式- 四足跪姿支撐在瑜珈墊上,從脊椎屈曲到脊椎伸張,從骨盆、腰椎、胸椎、頸椎一節一節的活動,重複來回十次。
整脊推薦
整脊專注於骨骼的錯位和結構問題,可達到不適緩解和運動效能的提升。而在我們凝聚,是採用柔性整復手法,注重個體需求,讓神經系統較放鬆的狀態下進行結構調整。與傳統整脊方法相比,較柔和的手法減輕了痛感,同時更加全面地從皮膚到筋膜,從肌肉到骨頭,實現了身體結構的真正平衡,找尋出真正影響脊椎歪斜的原因,將整體結構還原至平順的狀態。歡迎立即預約體驗。
【延伸閱讀】